肺虚亦痛,觉寒,少气不足以息,当补气。胆热则胆汁上溢亦苦,柴胡、龙胆草、生甘草、枣仁、茯神、生地。
滑脱,桃花汤、断下汤、养脏汤、白术安胃散。 经又曰∶少阳所至为呕涌,食不下。
春月寒湿郁遏,清阳不得升,火伏下焦,浮而躁热,虽在阴室中亦汗出,壮火食气,困乏懒言,以麻黄复煎汤,渐渐发之,令寒湿去,阳气升,困倦乃退。牙痛用清凉药反甚者,从治之,荜茇、川椒、薄荷、荆芥、细辛、樟脑、青盐为末擦,则热散而不郁。
牙痈,俗名牙蜞,初起龈肉或上、或下、或内、或外肿硬成条是也,口疳药吹之。凡言补之以辛甘温热之剂,及味之薄者,乃助春夏之升浮,即泻秋冬之收脏也。
或用百部根四两,酒一升,渍一宿,温服一升,日再。 观汤火伤者,误以冷水洗之,即激火内攻,可见。
气寒血结,威灵散。即肾火盛,水沸为痰,其痰亦清稀。